“低价游”更超值?当心被套路
随着疫情放开,旅游市场逐渐兴旺起来。但是,近年来,“不合理低价游”引发的强迫游客购物、欺骗游客消费等投诉时有发生,严重损害游客权益,影响了旅游业的健康发展。惠州旅游行业人士提醒,低价旅游往往披着“便宜”“天上掉馅饼”等美好的“外衣”,实际却暗藏损害游客利益的“陷阱”,大家外出旅游时不要贪便宜,要选择...
购买化妆品谨防小样掺假 一定记住这六点
近日,内蒙古包头市九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化妆品消费提示,提醒女性消费者,在购买化妆品时要注意以下六点: 一、要谨慎选择商家。建议消费者选择有营业执照的商业门店或正规电商平台,并保留好购物小票。购买时注意查看化妆品外包装上是否有中文标签,注意进口化妆品也应有中文标签,包括产品中文名称、特殊...
@消费者,通过App借贷需当心逾期或遭遇暴力催收等
灵活借还、快速放款、息费透明……现在,不少App都推出了借贷业务。但有媒体近日采访发现,一些App虽然宣称年化利率低,但可能会收取融担费等费用,导致总的借贷成本并不低。而且一旦逾期,消费者可能会被收取高额逾期费用甚至被暴力催收、冻结银行卡、支付宝等。“打车类App、社交类App、旅游类App、短视频类App都有借贷选...
修复征信、“债闹”形成黑产 金融消费者维权需走正途
随着当前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增强, 越来越多的人可以通过正规的金融机构筹措到资金。不过,伴随而来的弊端却是部分客户由于各种原因产生逾期,为了修复征信、甚至是不还钱,寻求所谓“中介机构”帮忙,但最终可能适得其反。据了解,银行信用卡、消费金融公司、小贷公司等多种从事放贷的金融机构,均遭遇过“非法代理维权”...
京津冀消协提醒:谨防“扫码获利”,警惕“好评返现”
近日,部分消费者注意到,寄往北京、天津、河北省的部分快递“面单”上,赫然出现“京津冀消费维权联盟提醒您:注意保护个人信息 返款获利需谨慎”等字样的消费教育、警示语。记者了解得知,这是京津冀消协组织所开展的一项消费教育、警示活动。为了提醒消费者注意保护个人信息,谨慎参与返款获利等活动,自3月1日至3月20日...